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Journal of Arid Land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 甘肃省人口素质综合评价及空间分异研究

    张小平;郭斌;

    人口素质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保证,并与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文明延续有着至关重要的关系。文中构建了甘肃省人口素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确定了四个与人口素质密切相关的因子,分别为非农产业因子(NAIF:Non-Agricultural Industries Factor)、教育条件因子(ECF:Eudcation Condition Factor)、收入水平因子(ILF:Income level Factors)、医疗条件因子(MCF:Medical Condition Factor);并计算了各因子得分,得到了人口综合评价指数(HREI:Human Resources Evaluation Index);运用系统聚类法将人口综合评价指数与影响因子分为4类;在ARCGIS支持下制作了甘肃人口综合素质评价图,从而揭示了人口素质的空间分异。

    2011年02期 v.25 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3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397 ] |[下载次数:612 ] |[引用频次:12 ]
  • 新疆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定量关系分析

    吴敬锐;杨兆萍;

    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和统计软件,分析了新疆能源消费总量、三次产业能源消费量、能源消费结构、能源利用率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定量关系,结果表明:新疆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存在高度关联,其中能源消费总量与经济增长的关联度最高,达0.6899,其他各项指标与经济增长的关联度也大部分在0.6以上。新疆经济增长模式还属于粗放型,仍然依赖能源资源的大量投入。现有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能源利用率偏低。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促进新疆能源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011年02期 v.25 8-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9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383 ] |[下载次数:984 ] |[引用频次:26 ]
  • 内蒙古城镇体系空间结构分形特征分析

    同丽嘎;李百岁;张靖;

    总结城镇体系空间结构的三种分形维数:聚集维数、网格维数和空间关联维数,并采用此方法计算内蒙古城镇体系空间结构的特征。结果表明:内蒙古城镇体系具有以"双核"城市为中心发展的分形特征,内蒙古地区89个城镇除了东部地区呼伦贝尔市、通辽市、赤峰市等3个市和锡林郭勒盟的部分城镇以外,其余西部地区的城镇主要围绕呼包二市为中心向四周密度衰减分布(聚集维数为1.133、1.279,容量维(0.156)和信息维(0.150)),并且12个城市之间公路交通网络比较发达,城市集中在省级大通道分布,系统通达性较好(牛鸦维数比0.966)。

    2011年02期 v.25 14-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9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349 ] |[下载次数:764 ] |[引用频次:23 ]
  • 新疆绿洲农业可持续发展状况及协调性分析

    徐敏;罗剑朝;崔彩贤;

    运用时序主成分分析法选取三类15项指标对1998~2007年新疆绿洲农业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了评价,并用协调度指数对三类子系统间的协调度进行了测评。结果显示:新疆绿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总体水平不断提高;经济系统呈可持续发展趋势,环境和社会系统呈不稳定发展态势;三类子系统间处于非协调性发展状态。为进一步提高新疆绿洲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应充分认识到经济发展与环境承载能力、社会发展间的协调发展的重要性;大力发展节水农业,普及环保知识;做好农业气象的监测和预报,充分发挥农业保险对农业生产的保障作用;增加农村基础设施投入,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

    2011年02期 v.25 20-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315 ] |[下载次数:1277 ] |[引用频次:35 ]
  • 基于灰色预测模型的河北省生态足迹动态分析与预测

    朱金亮;李玉平;蔡运龙;

    运用生态足迹模型、灰色预测模型及资料文献汇总分析等方法,通过对河北省2001-2007年的生态足迹的动态研究,找出生态足迹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并对未来的生态足迹进行预测,进而对未来可持续发展提出相应的可行性对策,以期对河北省的可持续发展实施良性调控,促进河北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研究显示:近年来,河北省的生态承载力明显减弱,而人均生态足迹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出现了生态赤字,这表明河北省的社会经济发展处于不可持续状态,其发展是以对资源的过度开发为代价,特别是对可再生资源(主要是耕地)和不可再生资源(能源)的过度开发程度已经相当严重。因此,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研究已经成为影响社会和经济是否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因而,对河北省进行生态足迹的分析与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2011年02期 v.25 24-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358 ] |[下载次数:1157 ] |[引用频次:46 ]
  • 奇台县粮食生产潜力变化过程分析

    卢文娟;熊黑钢;李宝富;

    据奇台县多年气象数据和农业生产资料,应用方差分析外推法、农业生态区域法等方法,分析了温度和降水的变化特征、光温水生产潜力与粮食实际单产的关系。结果表明:温度和降水的整体变化过程可分为冷、干时段(1970-1981)、过渡时段(1982-1999)和暖、湿时段(2000-2006)。预计今后平均温度(2007-2014年)5.84℃和平均降水量(2007-2013年)207.61mm,较上一周期将分别增加0.14℃和10.35mm。光温水生产潜力模型精度较高(精度达94%),据此预测2007-2014年的粮食平均产量将达6338.25kg/hm2。光温水生产潜力变化可划分为三个阶段:低增长阶段(1970-1981年)、加速增长阶段(1982-1999年)和平稳阶段(2000-2006年)。其中,第三阶段的光温水生产潜力为第一阶段1.88倍。在干旱区,水分有效利用率是提高粮食生产潜力最主要的因素。

    2011年02期 v.25 29-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5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300 ] |[下载次数:257 ] |[引用频次:6 ]
  • 银川市产业集聚与城市空间结构优化研究

    张芳霞;朱志玲;张晓霞;

    产业在城市各个区域的集聚,加大了城市的功能分区,必然引起城市空间结构的变化。文中根据制造业和服务业的空间分布状态,以银川市的支柱产业为基础,结合银川市城市地域空间发展趋势,分析制造业八个行业和现代物流业的空间集聚特征。结果表明:银川市大体上形成了兴庆区的东南向以现代物流业集聚发展为主,郊区和郊县以制造业沿交通轴线块状集聚发展的格局。在这一发展过程中,产业集聚和空间结构拓展均为动态过程,两者相互协调,共同优化,促进城市经济的快度发展。

    2011年02期 v.25 34-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9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279 ] |[下载次数:915 ] |[引用频次:21 ]
  • 基于RS与GIS的定西市安定区土地利用变化与土壤侵蚀研究

    邸利;张仁陟;张富;黄海霞;林斌;

    利用1993年和2005年两期的遥感影像数据,在GIS软件支持下,计算了定西市安定区的植被覆盖度和土地利用类型;利用栅格数字高程模型DEM,计算安定区的地表坡度,最终对安定区的土壤侵蚀进行分级。定量分析了定西市安定区的土地利用及土壤侵蚀的时空动态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2年来林草地、建设用地、水域面积增加,其中林草地和建设用地增幅最大;耕地和未利用地总量明显减少。耕地、林草地和未利用地之间的转化最为显著。12年来研究区水域的稳定性较高,其余类型的稳定性较低,耕地和未利用地大量耗减,林草地和建设用地被大幅度开发。

    2011年02期 v.25 40-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7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383 ] |[下载次数:942 ] |[引用频次:19 ]
  • 基于能值分析的县域生态经济系统物质代谢与可持续发展评价——以甘肃省正宁县为例

    焦文婷;陈兴鹏;张子龙;逯承鹏;郭晓佳;

    甘肃省庆阳市正宁县是我国农耕文化的发源地,该区既是煤炭资源集中地、辐射能源高值区,又是生态环境脆弱区,并具有重要的生态服务功能,面临着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双重压力。文中运用能值理论与方法,通过建立能值指标体系,定量地评价区域的物质代谢效率与可持续发展能力,在此基础上提出物质代谢的优化措施,以促进西部县域的快速、和谐发展。

    2011年02期 v.25 46-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4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502 ] |[下载次数:610 ] |[引用频次:8 ]
  • 榆林市可持续发展核心问题识别及模式策划

    马超群;曹明明;何艳芬;

    探索榆林地区可持续发展建设方式,为资源密集型地区持续发展建设提供帮助。文中基于系统工程思想,运用综合分析与逻辑归纳相结合的方法,从地区发展问题与可持续发展目标相互耦合入手,系统地分析了榆林地区可持续发展模式建立的核心问题和基本发展链条的设置。认为榆林地区可持续发展建设需要以经济发展向社会、生态领域扩散为指导思想,把握产业构建和水资源合理利用两个核心,构建相互连通的产业链、社会链、生态链。

    2011年02期 v.25 52-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7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327 ] |[下载次数:327 ] |[引用频次:6 ]
  • 包头市城市生态支持系统质量预测

    霍擎;宁小莉;同丽嘎;

    在了解包头市自然环境与社会经济状况的基础上,采用了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的方法,运用层次分析法从支持水平、协调性、发展能力三个方面构建指标体系,建立研究模型,计算出包头市城市生态支持系统自1992年-2006年十五年来发展质量的定量数值,并据此根据灰色系统预测模型和相应检验方法,对2007~2016年的城市生态支持系统综合指数进行预测。

    2011年02期 v.25 58-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7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309 ] |[下载次数:145 ] |[引用频次:8 ]
  • 乌鲁木齐市人居环境质量评价与城市建设分析

    周兆军;李晓东;马爱慧;

    对人居环境质量评价的基本原则、评价方法探讨的基础上,构建了乌鲁木齐城市人居环境质量评价的指标体系。依据人居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基于乌鲁木齐市1999年-2007年的统计和监测数据,运用信息熵确定权重来加权求和,对乌鲁木齐市人居环境动态发展进行定量评价。以建设优质的人居环境为目标,结合城市规划提出了优化乌鲁木齐人居环境质量的具体措施和城市建设发展的思路。

    2011年02期 v.25 62-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293 ] |[下载次数:614 ] |[引用频次:14 ]
  • 基于GIS的内蒙古兴安盟地区热量资源空间分布特征研究

    唐红艳;牛宝亮;

    采用半经验半理论回归模拟方法,建立了内蒙古兴安盟地区40个表征热量资源的空间分布模型,模型全部通过0.01显著性检验,其中90%的模型回代检验和87.5%的模型模拟检验相对误差在-5%~5%之内。不同时间尺度空间分布模型之间具有较好的一致性,所建模型能够较好的模拟该地区的热量资源空间分布。在此基础上,应用GIS技术和1:25万地理信息数据,将兴安盟热量资源推算到3″*3″小网格上,实现了热量资源的空间连续性分布,并分析了热量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为兴安盟种植结构调整、作物品种引进布局等生产中科学合理利用热量资源提供参考依据。

    2011年02期 v.25 66-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6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378 ] |[下载次数:298 ] |[引用频次:8 ]
  • 气候变化对我国中西部地区城市群的影响

    董锁成;陶澍;杨旺舟;李泽红;李宇;

    气候变化和城市化是使得人类更易受灾害影响的两个主要因素。这两个因素在城市群相互叠加,而且城市群作为城市分布的密集区,人口、产业、基础设施等高度集中,因此,城市群成为易遭受气候变化引起的灾害侵袭并造成重大损失的高风险区。中西部地区五大城市群是所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但也是气候变化影响的脆弱敏感地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气候变化的影响,淡水短缺、环境污染、生态退化等问题将日趋显现,洪水、干旱等灾害频次和强度增加,易对城市交通、供电、给水等城市生命支撑系统产生重大影响,城市群面临的环境和灾害问题更复杂,风险和威胁增多。因此,建议国家相关部门从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到城市群应对气候变化影响的迫切性,加快气候变化对城市群影响的研究,尽快提出应对策略,并将气候变化的影响和适应对策纳入城市区域的各种社会经济发展规划。

    2011年02期 v.25 72-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359 ] |[下载次数:1108 ] |[引用频次:19 ]
  • 甘肃气候生产力格局及演变

    费晓玲;王毅荣;

    为揭示甘肃气候生产力的区域响应特征,利用甘肃省分布比较均匀的64站50a(1957-2006年)实测气象资料,研究该区域气候生产力格局和时空演变。结果表明:甘肃气候生产力对气候响应的空间一致性程度低,形成河西走廊、中北部区、甘南陇南山区次区域一致空间格局;中北部区是甘肃响应最敏感的地方,河西走廊次之,甘南陇南山区最低;河西走廊以气候生产力低、相对变幅大,年代际振荡弱、生产力增加为主要响应特点,甘肃地区气候生产力较高、年际振荡强、年代际振荡明显、生产力不断下降,甘南陇南山区气候生产力变幅小、振荡周期复杂。

    2011年02期 v.25 77-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1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279 ] |[下载次数:271 ] |[引用频次:6 ]
  • 陕西省大气环境安全评价

    张蓉珍;马妮;王石磊;

    借鉴压力-状态-响应(P-S-R)框架,构建了陕西省大气环境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1997~2007年陕西省统计年鉴和1996~2006年陕西省环境公报等数据,在此模型指标基础上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996~2006年陕西省的大气环境压力有明显的变化,从1996~2002年压力越来越大,2003~2006年有所下降,但仍大于1996年;大气环境的质量状态1996~2006年不断的恶化,但到2006年有明显的好转趋势;社会的响应也有明显的提高。从大气环境安全等级来看,陕西省大气环境从2002年~2006年处于较安全状态、2000年~2001年处于预警状态和1996年~2000年处于中警状态,大气环境安全需要进一步加强。总之,陕西省大气环境安全水平状况呈好转的趋势。

    2011年02期 v.25 83-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341 ] |[下载次数:303 ] |[引用频次:12 ]
  • 黄河源区现代沙漠化过程影响因素定量分析

    李晋昌;杨永刚;张彩霞;

    以青海玛多县为例,通过数学模型和因子分析法对黄河源区现代沙漠化过程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定量分析。基于对该区的实际调查,认为年平均相对湿度、年均气温、年降水量、年均风速、总人口、牲畜数量和工业总产值可能是影响该区沙漠化的因素。1976-1994年期间,研究区沙漠化总面积呈迅速扩展趋势,沙漠化程度呈加重趋势。研究表明:研究区沙漠化总面积扩展的主导因素为人为因素,比重为72%,主要表现为人口压力的增大和工业的发展;沙漠化程度加重的主导因素为自然因素,比重为82%,主要表现为趋于暖干的气候;从沙漠化面积和程度综合考虑,自然因素应为主导因素,比重略大于62%,人为因素略小于38%。

    2011年02期 v.25 88-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869 ] |[下载次数:485 ] |[引用频次:15 ]
  • 中国西北干旱区和东部季风影响区冬季气温变化特征对比分析

    张洪芬;王劲松;黄斌;

    利用我国西北干旱区138站、东部季风区375站1960~2006年47年的冬季气温资料,对其时空变化特征及气温变化倾向率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对其变化异同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干旱区与季风区的时间变化规律基本一致,总体是在波动中呈一致的上升趋势,但西风地区的升温趋势较季风区更加明显;增温趋势与纬度有关,增温大区主要位于北方,其中以处于季风区的东北、华北北部和处于干旱区的西北地区的东北、西北和中南部地区最大,最大增温幅度≥0.6℃/10a,升温不明显的地区主要位于青藏高原东南部的川、贵、滇、湘一带;共同的天气气候背景及大尺度天气系统,在不同地区影响能力的大小以及北极涛动和东亚冬季风环流等是造成季风区和干旱区气温变化异同的主要原因。

    2011年02期 v.25 93-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0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372 ] |[下载次数:416 ] |[引用频次:14 ]
  • 近50a来榆林市主要代表站河川基流量变化及趋势分析

    邱海军;曹明明;

    通过对50a来榆林市主要代表站河川基流量进行线性倾向估计、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和Hurst指数分析发现,线性倾向率均为负值,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的统计量U均为负值,Hurst指数具有正持续性。三种结果都表明过去50a来榆林市主要代表站河川基流量呈总体下降态势,并在未来有继续下降的趋势。

    2011年02期 v.25 98-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7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325 ] |[下载次数:300 ] |[引用频次:10 ]
  • 阿里第四系地下水资源形成控制因素研究

    康小兵;许模;

    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地处藏西北,位于世界屋脊之巅,地貌上以高原湖盆地带为主,属于极端缺水的贫困地区。干旱缺水严重制约了当地农牧业的发展,因此迫切需要查明该地区地下水资源的分布规律。文中从青藏高原隆升这个大的地质背景入手,详细分析阿里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通过对阿里第四系地下水系统分析认为:本区受水汽运移、第四系松散堆积物成因、水系空间展布以及气温的影响,第四系地下水资源分布规律为分布不均,从南往北依次减少,中北部大范围地区为干旱地区。

    2011年02期 v.25 102-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9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348 ] |[下载次数:204 ] |[引用频次:5 ]
  • 限额配水条件下水资源优化调配耦合模型研究——以阿瓦提县为例

    何英;郭玉川;姜卉芳;

    该文建立了一种基于水盐平衡模型(子模型)和作物优化配水模型(子模型)的干旱灌区水资源优化调配耦合模型,通过地下水开采量实现了子模型的耦合,利用VBA编制了耦合模型的计算程序。将该模型应用于阿瓦提灌区,得出水资源联合调配方案,并得到相应的盐平衡结果。

    2011年02期 v.25 107-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2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268 ] |[下载次数:215 ] |[引用频次:3 ]
  • 再生水资源供需循环系统模型分析

    宋健峰;吴艳;郑垂勇;

    界定再生水的概念内涵,研究自来水和再生水的供给与需求,使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建立水资源的供需流图以模拟现实的水循环以及再生水回用对水循环的影响。再生水回用使得水资源的使用方式由原来的"资源-产品-污染排放"的水资源单向流动方式,变成了"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水资源循环流动的新模式。

    2011年02期 v.25 112-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3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286 ] |[下载次数:549 ] |[引用频次:26 ]
  • 乌鲁木齐市大气污染总量控制和降低机制研究

    魏毅;加旭辉;魏勇;

    通过对乌鲁木齐市2004-2008年大气环境质量数据的统计和分析,结果显示:乌鲁木齐市的大气污染依然严重,对城市大气污染物实施总量控制将是控制城市大气环境污染的主要手段。根据乌鲁木齐市大气污染源调查,通过对环境许可制度、排污权交易、监控体系建设控制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的分析,提出了大气污染物治理措施和目标,为环境管理和有关规划的制定提供决策依据。

    2011年02期 v.25 118-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5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268 ] |[下载次数:473 ] |[引用频次:12 ]
  • 清代陇东地区干旱灾害初步研究

    孟静静;赵景波;

    通过对历史文献资料的搜集、整理、分析,对清代陇东地区干旱灾害的等级序列、时间和空间特征及其成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陇东地区自1644年清世祖顺治元年至1912年中华民国元年的268年中,共发生干旱灾害111次,平均每2.4年发生1次;清代陇东地区中度旱灾发生最多,其次为大旱灾和轻度旱灾,而特大旱灾发生最少;从清代早期到中期再到晚期,干旱灾害呈现由少变多又变少的趋势,具有显著波动变化特征;干旱灾害年际间连发性强,2年连发次数最多,7年以上连发造成的危害比较严重。该区旱灾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特征,以夏旱最多,冬旱和春旱最少,春夏连旱的次数也较多;旱灾具有明显的空间差异性,西南部旱情较重,东北部旱情相对较轻;诱发陇东地区干旱灾害的自然因素主要是由于其独特的地理、地貌环境及气候水文条件,而人类活动即对自然环境不合理的开发和利用也起到了一定作用。清代轻度旱灾和中度旱灾主要是由降水量年内分配不均造成的,大旱灾与特大旱灾主要是由气候干冷导致降水量明显减少引起的。

    2011年02期 v.25 124-1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8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340 ] |[下载次数:425 ] |[引用频次:17 ]
  • 陕西省泾惠渠灌区土壤肥力质量综合评价

    易秀;谷晓静;侯燕卿;刘秀花;谢娟;

    文中对陕西省泾惠渠灌区土壤肥力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并对土壤肥力质量做出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整个灌区土壤有机质含量处于较缺乏状态;土壤全氮为中等水平,但碱解氮含量较缺乏,土壤中速效磷和速效钾的含量丰富;从养分的空间变异系数看,以全磷最小,为12.6%,速效磷最大,为38.9%,速效磷在空间上分布最不均匀;土壤养分各因子之间相关性分析表明,pH与有机质、全氮呈极显著负相关,与速效钾呈显著负相关。土壤有机质与全氮、碱解氮呈极显著正相关,与速效钾呈显著正相关。土壤全氮与碱解氮之间存在着极显著的正相关性,两者皆可作为土壤供氮水平的指标。土壤中的全磷和速效磷呈极显著正相关;整个灌区土壤综合肥力指数平均值为0.852,属于高肥力水平,这与灌区的实际情况相吻合。

    2011年02期 v.25 132-1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330 ] |[下载次数:402 ] |[引用频次:43 ]
  • 干旱区绿洲土壤Cd、Zn、Ni复合污染对芹菜生长及重金属积累的影响

    王兆炜;南忠仁;赵转军;杨一鸣;王胜利;

    以干旱区绿洲土为供试土壤,用芹菜(Apium graveolens)做指示植物,通过模拟盆栽试验,研究了土壤Cd、Zn、Ni复合污染对芹菜生长及重金属吸收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1)低浓度的Cd、Zn、Ni重金属复合处理在一定程度上可促进芹菜根、茎叶的生长,重金属复合作用增强时,即Cd、Zn、Ni浓度增大时,毒害作用逐渐增强,根、茎叶的生长受到明显的抑制。(2)在干旱区绿洲土壤中,芹菜根部和茎叶部对Cd、Zn、Ni的吸收累积量随土壤Cd、Zn、Ni添加量的增大而相应增加。对照处理下,芹菜根部和茎叶部对Cd、Zn、Ni都有一定的吸收,而且芹菜根部和茎叶部对Zn、Ni的吸收要大于Cd。(3)芹菜根部及茎叶部对Cd、Zn、Ni三种元素的富集系数大小顺序同为:Cd>Zn>Ni。芹菜对Cd的吸收与迁移能力大于Zn、Ni,Cd更易从土壤系统进入植物系统。芹菜根部对Cd、Zn、Ni三种元素富集能力显著大于茎叶部,三种元素集中在芹菜根部,难以向地上部分转移。

    2011年02期 v.25 138-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4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406 ] |[下载次数:624 ] |[引用频次:18 ]
  • 氮、磷、钾施肥配比对红枣光合特性与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研究

    柴仲平;王雪梅;孙霞;蒋平安;吴海华;

    不同氮磷钾处理条件下研究红枣光合特性及其水分利用效率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氮磷钾组合对枣树叶片叶绿素含量、叶面积指数以及光合特性和水分利用效率都产生了明显的影响。在磷钾适度的条件下,随着氮素施入量的增加,叶绿素含量先增后减,叶面积指数、净光合速率峰值和最小值都随氮素施入量的增加而升高,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值在日变化的各个时间点上都呈先减后增的趋势,胞间CO2浓度递减,气孔限制值递增,水分利用效率则呈先增后减的趋势;在氮钾适度的条件下,随着磷素施入量的增加,叶绿素含量及叶面积指数均先减后增,净光合速率峰值和最小值都随磷素施入量的增加呈先增后减的趋势,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和胞间CO2浓度在各个时间点上的值都表现为先减后增,而气孔限制值和水分利用效率则在各个时间点上的值都先增后减;在氮磷适度的条件下,随着钾素施入量的增加,叶绿素含量递增,叶面积指数递减,净光合速率峰值和最小值都随钾素施入量的增加呈先增后减的趋势,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和胞间CO2浓度在各个时间点上的值都先减后增,气孔限制值和水分利用效率则先增后减。

    2011年02期 v.25 144-1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1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331 ] |[下载次数:783 ] |[引用频次:47 ]
  • 瓜州绿洲胡杨林下土壤水分空间特征研究

    霍华丽;刘普幸;张克新;张锐;安建科;曹立国;

    利用地统计学方法及ArcGIS中的Kriging空间插值法对瓜州绿洲胡杨林下土壤含水量的空间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垂直方向上,QZ、SG和BL三个样地的土壤含水量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加,TG样地,由于土壤板结,导致其含水量随深度的增加呈减少趋势。瓜州绿洲胡杨生长阶段与其林下土壤含水量呈负相关关系,且土壤含水量越向下层变化程度越小。其中,QZ样地的各层土壤含水量变化程度均小于其它三个样地,QZ样地为天然胡杨林,其余三块样地均受到21世纪初移民开垦、灌溉等活动的影响,天然胡杨林演变成为受人类活动影响的林木。空间上,四个样地各层土壤含水量变化呈现出一致性,各土层含水量在空间上都呈条带状格局,且从东南向西北呈逐渐递减的趋势。

    2011年02期 v.25 151-1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5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310 ] |[下载次数:336 ] |[引用频次:16 ]
  • 绿洲与荒漠交错带植被恢复区土壤水分变化研究

    李铭;姜继元;窦中江;郑强卿;

    对绿洲与荒漠交错带的不同类型防护林和不同荒漠植被恢复区土壤水分动态特征作了系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不同配置的类型防护林含水量整体上远低于对照;说明在无灌溉补充水分的条件下,林木的蒸腾作用耗水量大,土壤含水量低,为了林木的正常生长,应该在夏季及时补水;不同荒漠植被恢复区的土壤水分远高于空旷的沙地,说明不同荒漠植被恢复区,下垫面条件对土壤水分影响甚大,可根据植物种的生物学特性和生态适应性,因地制宜地进行无灌溉植被恢复是比较好的植被恢复方式。

    2011年02期 v.25 156-1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8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325 ] |[下载次数:412 ] |[引用频次:15 ]
  • 生态输水对塔里木河下游胡杨主干径向生长量影响研究——以依干不及麻断面为例

    龚君君;叶茂;禹朴家;史小丽;谢亮;

    借鉴树木年轮学的方法,运用LINTABTM6型树木年轮测定仪读取钻芯的年轮宽度,研究塔里木河下游的胡杨在生态输水前后主干径向生长量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输水前后胡杨主干径向生长量变化较明显。输水前(1990-1999年)径向生长量为1.078mm,而输水后(2000-2008年)是1.764mm,比输水前增加了0.686mm。(2)胡杨径向生长量对输水的响应具有滞后性,输水后3-4年胡杨生长量达到最高值。(3)距河道不同距离的胡杨主干径向生长量存在显著差异性,整体上随着离河道距离的增加,胡杨径向生长量呈现下降趋势。

    2011年02期 v.25 162-1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1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338 ] |[下载次数:342 ] |[引用频次:20 ]
  • 毛乌素沙地油蒿群落不同演替阶段的物种多样性研究

    王妍;吴波;李小英;卢琦;

    油蒿(Artemisia ordosica)是毛乌素沙地分布最广的沙生植被,具有适应干旱环境的生态-生物学特征,是毛乌素沙地最主要的建群种之一,研究油蒿群落不同演替阶段的物种多样性特征,对沙地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野外调查,以物种重要值信息为指标,采用TWINSPAN数量分类方法,将油蒿群落划分为:油蒿+沙米群落、油蒿+虫实/沙米群落、油蒿+以沙生植物为主的杂类草群落、油蒿+杂类草/禾草群落、油蒿+以中生植物为主的杂类草群落共5个群落类型,对不同类型中出现的物种数量、物种多样性及类型间的物种变化趋势和相似性进行分析和探讨。研究结果表明:从油蒿+沙米群落到油蒿+杂类草、禾草群落,群落盖度逐渐增加,物种数量逐渐增多,物种多样性逐渐提高,群落物种呈现出向中生植物过渡的趋势,此外所在生境也呈现出由流动沙地向半固定和固定沙地方向发展的趋势,故而认为油蒿+杂类草/禾草群落是油蒿群落演替过程中相对稳定的群落,也即油蒿群落的成熟期。从油蒿+沙米群落到油蒿+杂类草/禾草群落是沙地植被自然恢复的过程,即油蒿沙地的顺行演替过程。从油蒿+虫实/沙米群落到油蒿+以沙生植物为主的杂类草群落,物种组成发生了明显变化,群落间物种相似性最小,变异程度最大,故而认为这个阶段是植被自然恢复过程的关键时期,也是从流动沙地向半固定和固定沙地转变的关键阶段。此外研究还发现,在判断油蒿群落的恢复程度时,物种多样性指标同群落物种数量以及建群种的盖度结合起来使用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2011年02期 v.25 167-1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9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362 ] |[下载次数:734 ] |[引用频次:32 ]
  • 中国高等级旅游资源数量与旅游人数、旅游收入的关系研究

    董红梅;赵景波;

    旅游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其数量与质量直接影响区域旅游业发展的水平与规模。但在旅游资源质量基本一致的情况下,其数量对旅游发展的影响如何的研究较少,故文中选取全国及31个省区(不包括香港、澳门与台湾)17种世界级、国家级旅游资源数量、旅游人数、旅游收入的数据,对旅游资源数量与旅游人数、旅游收入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高等级旅游资源数量与旅游人数、旅游收入呈正相关性,说明高等级旅游资源在中国旅游业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各省区旅游资源数量与旅游人数、旅游收入均成正比例关系,但与旅游人数的相关性更大,说明高等级旅游资源数量对旅游接待人数的影响更强;旅游资源数量与国内旅游人数、旅游收入的相关性大,而与入境旅游人数、国际旅游外汇收入的相关性小,在一定程度上说明高等级旅游资源数量对国内旅游的影响较国际旅游更显著;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的高等级旅游资源数量与其旅游人数均呈显著相关性,但与其旅游收入的相关性是中西部显著,东部不显著,说明目前高等级旅游资源对中西部的影响较东部地区大,中西部旅游发展在今后一段时间内还主要依靠高等级旅游资源的建设发展。

    2011年02期 v.25 173-1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8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327 ] |[下载次数:1671 ] |[引用频次:48 ]
  • 喀什市旅游资源评价及开发措施分析

    张宁;宋金平;姜晔;栗敏;

    喀什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旅游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按照国家标准对喀什市旅游赋存现状进行了评价。并提出旅游资源开发现状评价指标体系,对喀什市旅游资源开发现状进行了评价。指出喀什市存在旅游资源品位高,开发程度低;旅游产品文化内涵不足;旅游资源类型单一,分布散的问题。并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挖掘旅游资源文化内涵,商旅互动,区域联动等旅游资源开发措施。

    2011年02期 v.25 178-1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322 ] |[下载次数:1234 ] |[引用频次:12 ]
  • 高原人体生理适应学理论在进藏旅游中的应用

    薛华菊;方成江;

    青藏铁路的贯通运行,带来了国内外进藏旅游热。然而,青藏高原毕竟是世界屋脊,高海拔带来的低氧及其引发的高原疾病依然威胁着游客的身体健康。健康高原旅行是当前游客进藏旅游的基本前提,通过综合国内外高原医学工作者对高原医学生理学的研究成果,提出阶梯进藏旅游的方法。旨在对越来越多的短期赴西藏高原旅行的人群以正确的健康指导,从而减少高原反应的发生。

    2011年02期 v.25 183-1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8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286 ] |[下载次数:567 ] |[引用频次:22 ]
  • 甘肃省旅游产业集群的构建与发展

    郭晓东;周江;周恬羽;

    对甘肃省旅游产业集群化发展的基础和现状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析,指出目前甘肃旅游业已具备了构建旅游产业集群的基本条件,但目前旅游产业集聚的经济效应不强、空间发展不平衡、旅游产业链尚不完善。培育区域旅游品牌、整合地区间资源和进一步完善旅游产业链,是甘肃省构建旅游产业集群的三个基本维度。

    2011年02期 v.25 190-1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311 ] |[下载次数:843 ] |[引用频次:20 ]
  • 新疆奇台硅化木恐龙国家地质公园开发研究

    李翠林;孙宝生;

    通过对奇台硅化木-恐龙国家地质公园的实地考察,调查了18个景区(点),收集了大量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合该公园地质遗迹景观的实际情况,参照国土资源部地质环境司制定的《中国国家地质公园建设技术要求和工作指南》进行分类,对资源进行特色分析。运用"三三六"评价法和专家咨询法对旅游资源定性定量综合评价,得出奇台硅化木-恐龙国家地质公园旅游开发应以古生物化石景观为主,雅丹地貌景观为辅,开发大中小三环线及若干短纵线,形成以乌鲁木齐大都市圈、昌吉市为依托城市和基本客源市场,以来疆游客为次级客源市场,集科研、度假、休闲、探险为一体的旅游目的地。

    2011年02期 v.25 195-2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2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326 ] |[下载次数:515 ] |[引用频次:14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