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2016年中国水果增产格局及贡献因素研究Spatiotemporal pattern of fruit output increase in China from 1978 to 2016 and the contribution factors
张强强,闫贝贝,施凡基,霍学喜
摘要(Abstract):
基于1978~2016年中国水果及其各构成品种(包括苹果、柑桔、梨、葡萄、香蕉)的产量、种植面积、单产数据,采用LMDI分解法对1978年以来中国水果增产的作物和地区贡献以及种植面积、单产对于水果增产的贡献率进行研究,并分析各增产主力省区和主要水果作物的增产贡献因素。结果表明:38年间,中国水果连续增产主要源自5大水果作物,苹果增产贡献最显著。全国水果增产的面积贡献率较大,高达62.06%;苹果增产为单产主导型,而柑桔、梨、葡萄、香蕉增产为面积主导型;21个省区为面积主导型,10个省区为单产主导型。
关键词(KeyWords): 水果;增产;贡献因素;LMDI分解法;中国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国家科技重点项目(编号:CARS-2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71573211)资助
作者(Author): 张强强,闫贝贝,施凡基,霍学喜
DOI: 10.13448/j.cnki.jalre.2019.289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 刘天军,范英.中国苹果主产区生产布局变迁及影响因素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12(10):36-42.
- [2] 肖卫东.中国农业生产地区专业化的特征及变化趋势[J].经济地理,2013,33(9):120-127.
- [3] 王彩峰,史建民.山东省苹果种植面积的时空演变特征分析[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7,38(12):170-177.
- [4] 袁斌,张燕媛,陈超.中国苹果产业格局演化及机制分析-基于农户决策的微观视角[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7,31(6):32-37.
- [5] 白秀广,李纪生,霍学喜.气候变化与中国苹果主产区空间变迁[J].经济地理,2015,35(6):130-137.
- [6] 穆维松,李程程,高阳,等.我国葡萄生产空间布局特征研究[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6,37(2):168-176.
- [7] 郑小平,穆维松,田东.中国葡萄生产区域布局变迁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4,35(4):89-93.
- [8] 耿献辉,卢华,周应恒.我国梨生产布局变迁及其影响因素-基于省级面板数据分析[J].农业经济与管理,2014(4):67-77.
- [9] 张有望,章胜勇.中三角地区柑橘生产的空间布局变迁及影响因素分析[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6,37(4):687-693.
- [10] 丁文雁,袁斌,周应恒.中国水果产业增长模式及趋势分析-以柑橘为例[J].世界农业,2017(12):148-155.
- [11] 张强强,霍学喜,刘军弟,等.世界苹果产销格局及市场动态预测分析[J].世界农业,2016(7):147-152.
- [12] 刘立涛,刘晓洁,伦飞,等.全球气候变化下的中国粮食安全问题研究[J].自然资源学报,2018,33(6):927-939.
- [13] 封志明,孙通,杨艳昭.2003-2013年中国粮食增产格局及其贡献因素研究[J].自然资源学报,2016,31(6):895-907.
- [14] Ang B W,Liu N.Handling zero values in the logarithmic mean Divisia index decomposition approach[J].Energy Policy,2007,35(1):238-246.
- [15] Ang B W.Decomposition analysis for policymaking in energy:which is the preferred method?[J].Energy Policy,2004,32(9):1131-1139.
- [16] 朱晶,李天祥,林大燕,等."九连增"后的思考:粮食内部结构调整的贡献及未来潜力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13(11):36-43.
- [17] 刘忠,黄峰,李保国.2003-2011年中国粮食增产的贡献因素分析[J].农业工程学报,2013,29(23):1-8.
- [18] 张志高,范留飞,马晓慧,等.2007-2015年新疆粮食增产格局及贡献因素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8,32(9):71-75.
- (1)指数分解方法包括以百分比为权重的拉氏指数分解法(Laspeyres)和以对数变化为权重的迪氏指数分解法(Divisia)。由于拉氏指数分解法中带有分解残余项,一般认为,迪氏指数分解法优于拉氏指数分解法。迪氏分解法又包括算数平均分解法(AMDI)和对数平均分解法(也称自适应权重分解法,LMDI)。众多的研究表明,在理论基础、适用性、简便性、结果的可解释性方面,LMDI方法优于AMDI方法[10]。故文中选择LMDI分解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