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IS的南疆地区人居环境适宜性评价Assessment of residential environment suitability for southern Xinjiang based on GIS
阿依努尔·买买提;瓦哈甫·哈力克;古丽格娜·哈力木拉提;热比娅木·买买提;
摘要(Abstract):
人居环境适宜性评价是个综合的多学科集合,它不但包括人居环境自然适宜性评价还包括社会经济适宜性。文中借助GIS平台,系统的归纳了国内外人居环境评价研究的理论基础和应用研究成果,采用综合评价模型,基于DEM数据、NDVI数据、多年平均气温、降水量、人口和GDP等要素的栅格数、以1km×1km的栅格尺度直接反映了南疆地区适宜性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植被、地形、气温等各种自然因素与社会经济因素在空间上的适当结合分布对南疆人居环境的发展和分布具有重要的决定作用;2)南疆地区大部分地区受到自然环境条件的限制,人居环境适宜性中一级适宜区(最好适宜区)的面积最少,占全研究区的3.092%,二级适宜区占7.15%,三级区占8.39%,四级适宜区和五级适宜区的面积最广,占全研究区的81.17%,表明自然环境基础十分恶劣;3)研究区内除了现已开发利用的绿洲面积以外现未开发的交错带具有较好的自然环境条件和人居环境发展的潜能,但是此地区的生态环境相当脆弱,在今后的发展规划当中需要大量的关注。
关键词(KeyWords): 南疆地区;人居环境;自然环境;适宜性评价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761021);; 2007年度人事部留学人员择优重点项目;; 新疆大学绿洲生态重点实验室项目(XJDX0201-2007-02)资助
作者(Author): 阿依努尔·买买提;瓦哈甫·哈力克;古丽格娜·哈力木拉提;热比娅木·买买提;
Email:
DOI: 10.13448/j.cnki.jalre.2012.04.003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王汶,鲁旭.基于GIS的人居环境气候舒适度评价-以河南省为例[J].遥感信息,2009(2):104-110.
- [2]邓茂林,张斌,高运荣,余波.四川省地级城市人居环境评价研究[J].四川环境,2009,28(2):42-48.
- [3]郝慧梅,任志远.于栅格数据的陕西省人居环境自然适宜性测评[J].地理学报,2009,64(4):498-506.
- [4]吴斌,张宇清,吴秀芹.中国沙区人居环境安全研究的初步探讨[J].中国沙漠,2009,29(1):50-59.
- [5]封志明,唐焰,杨艳昭,张丹.基于GIS的中国人居环境指数模型的建立与应用[J].地理学报,2008,63(12):1328-1338.
- [6]徐军昶,王永丽,王菁,尚小宁,何晓嫒.陕西人居环境气候适宜度评价及人口分布徐[J].陕西气象,2009(1):9-14.
- [7]唐焰,封志明,杨艳昭.基于栅格尺度的中国人居环境气候适宜性评价[J].资源科学,2008,30(5):648-654.
- [8]潘晓玲.关于中国西部干旱区生态环境演变与调控研究的思考[J].地球科学进展,2001,16(1):24-25.
- [9]塔西甫拉堤.特依拜,熊黑钢,丁建丽,等.塔里木盆地南部生态环境演变研究[M].乌鲁木齐:新疆大学出版社,2001:6-12.
- [10]塔西甫拉堤.特依拜,熊黑刚,丁建丽,等.干旱区环境演变遥感研究[M].乌鲁木齐:新疆大学出版社,2001:4-7.
- [11]资源环境科学数据中心.http://www.geodata.cn,2007.
- [12]封志明,唐焰,杨艳昭,张丹.中国地形起伏度及其与人口分布的相关性[J].地理学报,2007,62(10):1072-1083.
- [13]封志明,唐焰,等.基于GSI的中国人居环境指数模型的建立与应用[J].地理学报,2008,63(12):1327-1336.
- [14]王汶,鲁旭.基于GIS的人居环境气候舒适度评价-河南省为例[J].GIS技术,2009(2):104-109.
- [15]强晓焕,元昌安.基于DEM的坡度算法分析及精度探讨[J].南昌工程学院学报,2005,24(2):41-45.
- [16]黄莹,包安明,陈曦,刘海隆,杨光华.新疆天山北坡干旱区GDP时空模拟[J].地理科学进展,2009,28(4):494-502.